教学科研动态

沟通古今桥梁,弘扬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专业“三全育人团”举办文化调研活动

2024-12-19作者:点击: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12月18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三全育人团”组织2022级01班学生前往宝鸡张载祠(横渠书院)和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开展学习调研。

张载祠(横渠书院)位于陕西眉县城东26公里处的横渠镇,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的讲学之地。其前身为崇寿院,张载年少时,曾在此读书,晚年隐居后,在此设馆讲学,创办了“横渠学堂”(后改为横渠书院)。元代元贞元年(1295),开始在原横渠书院的北侧修建张载祠,初称“张子特祠”,祠院长期以来一直呈“后祠前书院”式格局,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献,每一砖一瓦都透露出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先后多次引用了包括“横渠四句”、“民胞物与”、“玉汝于成”、“天人合一”等在内的张载关学思想。在张载当年手植的古柏树下、古色古香的文化展厅内,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了张载的生平事迹,参观了张载思想展陈馆,观看了张载文化碑廊,从“横渠四句”“民胞物与”“六有”“十戒”“东铭”“西铭”等张载廉洁勤政思想和家规家训中感悟勤政清正,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感受中国知识分子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位于宝鸡市滨河南路石鼓山上的中华石鼓园内,于2010年落成,是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以青铜器数量众多、器形种类全、铭文重要而享誉海内外。馆舍用青铜器出土的场景作为建筑造型,为风格独特的“平台五鼎”造型,建筑形象运用了高台门阙、青铜后土的建筑语言,气势雄伟,新颖别致,浓缩了西周列鼎制度的深刻内涵。

走进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师生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依次参观“青铜器之乡、宅兹中国、周礼之邦、秦肇之路”四个专题展厅,聆听了辉煌的周秦历史、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和时代演变,对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用途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深入的理解,深刻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激发了师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本次学习调研,师生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大家一致表示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将思想感悟转化为立德修身、崇廉尚廉、勇担使命、笃行实干的生动实践,为学校、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