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切实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质量,2025 年 5 月 9 日上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在金花校区召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交流座谈会,全体任课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会议,由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事务负责人石发德主持。
会上,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学习体验,围绕课程设置、课堂互动、教学管理等问题踊跃发言,并就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有的同学建议结合应试需求,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增加四六级考试的阅读技巧解析和雅思写作模板分析,帮助同学们更有针对性地备考;有同学建议增加小组辩论、情景模拟等互动环节,让大家在真实语境中锻炼语言能力等等。
教师团队围绕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展开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教学既要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也要解决学生的实际痛点,希望以此次交流座谈为契机,建立‘教学- 反馈 - 优化’的闭环机制,优先推进应试内容嵌入课程体系,并在以后的教育环节中增设四六级冲刺和雅思能力提升等专题单元,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升四六级成绩和雅思的过关能力。
石发德在总结时指出,团队将根据师生的意见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优化课堂活动设计,在听说课程中引入专业主题工作坊模式,例如围绕国际时装周双语解说、服装设计方案英文汇报等场景开展任务式教学,让语言训练与专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育人成效。后续,学院还将召开专项教研会议,针对大家提出的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活动创新、教学管理强化等三大类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及时反馈改进进展。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倾听学生声音、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决心。未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助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语言能力与专业素养上实现双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