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破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壁垒,构建协同育人格局,9月11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育人工作交流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沙、刘佳两位骨干教师受邀作专题分享,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莉霞、党委书记李喜峰、副院长王晓静及各系(部)主任、各专业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李喜峰主持。
会上,王晓静从工作举措、实际成效和存在问题等方面汇报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情况。郭沙和刘佳两位老师,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介绍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建议专业课教师围绕五个重点内容,探索五条实施路径,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与会专业课教师围绕人文学院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和教改项目打磨和申报等问题与两位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陈莉霞强调,思政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二者需同向同行,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切实提成育人实效。
本次结对育人工作交流会的举办,为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开展经验交流、专题培训、学术研讨、集体备课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在课程建设、教学资料准备、教学设计等方面为各系(部)、各专业课教师提供必要指导与支持。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推动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程,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提成育人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