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动态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骊山街道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普法教育活动

2025-06-20作者:点击:

6月19日,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骊山街道司法所,在骊山街道办事处开展社区矫正法治教育活动,以“法律解读+案例警示”为脉络,助力社区矫正对象理解法律边界、重建生活信心。

活动伊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专业于铭豪、王一凡与司法所民警在“中国司法”标识前合影,校地协作的诚意与默契,随镜头定格。普法教育现场,PPT交替铺展法条与故事:帮信罪板块里,“王某卖3张银行卡获利2000元,却因涉案流水86万元获刑1年6个月”的案例,击碎“借卡挣钱不犯法”的侥幸;危险驾驶讲解中,“血液酒精浓度≥80mg/100ml即入刑”的红色标注,连带“隔夜醉驾仍超标”的提醒,让“睡一觉就没事”的误区无所遁形。司法所民警补充法律后果时,帮信罪的“征信黑户”、交通肇事的“巨额赔偿”、危险驾驶的“5年禁考驾照”,以三栏对比的形式,将抽象法条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人生代价 。

在“重塑人生之路”环节,主讲人于铭豪以“路在脚下,未来可期”为核心,鼓励矫正对象以法律为戒,通过自我觉醒与行动弥补过错。“人生没有无法重启的旅程,只要心怀敬畏,终能走出新生之路。”现场发放的普法手册中,不仅有法律条文解读,还包含社区矫正帮扶政策与就业指导信息,为矫正对象提供切实帮助。

最后,参与活动的矫正对象表示:“以前觉得这些事只是小事,没想到会触犯刑法,这次讲解让我真正明白法律的严肃性。”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也提到,此类普法活动将定期开展,旨在通过精准化法律教育,帮助矫正对象增强法治意识,更好地回归社会、重建生活。此次活动也让人文学子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通过亲身参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撰稿:刘杨扬 审稿:赵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