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子以科创实践锤炼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于11月3日晚19:00在教学楼B-137召开“希望杯”宣讲会暨科技竞赛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邀请学生代表瞿福榕、霍若木、王一凡担任主讲人,学院2025级全体本科生、2024级部分学生及研究生踊跃参会。
活动伊始,人文学院科协主席团成员瞿福榕围绕“希望杯”竞赛宗旨、参赛要求、评审标准、奖项设置等核心维度,对赛事体系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解读。针对本届竞赛,其重点剖析了参赛作品的核心要点与格式规范,为全院学子构建起全面、清晰的竞赛认知框架,为同学们科学备赛、高效备赛提供了有力指导。
在经验分享环节,三位主讲人结合自身参赛经历,紧扣人文社科类项目特色,从选题方向敲定、团队组建技巧、调研方案实施,到论文撰写规范、答辩展示要点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方位、实操性的经验分享。她们以鲜活的案例、实用的技巧,引导新生明确参赛路径,助力同学们实现从“赛事参与者”到“创新践行者”的成长跨越,为全院学子点亮了科创备赛之路。
互动答疑环节氛围热烈,同学们围绕赛事规则细节、跨学科协作模式、备赛时间规划等重点问题积极提问。瞿福榕结合自身实践经验逐一细致回应,针对性破解备赛过程中的疑点难点,进一步凝聚了全院学子的参赛共识。现场问答节奏紧凑、干货满满,切实为同学们扫清了备赛障碍。
此次“希望杯”宣讲会充分发挥往届优秀学子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搭建起学术交流、经验传承与创新实践的优质平台,有效激发了全院学生参与学术科研、冲刺高水平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未来,人文学院科协将持续完善科创支持体系,以各类赛事为纽带,推动多学科知识融合应用,助力学子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成长为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学院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